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诗图文章:游记:誤入嶗山 [2025/03/30 12:38] 花木通幽 创建 |
诗图文章:游记:誤入嶗山 [2025/03/30 12:39] (当前版本) 花木通幽 |
||
---|---|---|---|
行 1: | 行 1: | ||
===野僧=== | ===野僧=== | ||
\\ | \\ | ||
- | 在前清光緒三十三年的時候,我已經十四歲了。那時在私塾裡已經讀過了六年的書,我父親便把我送在巡撫衙門裹,跟了李福元先生學習作書記的事。他的上司是個文案。這人姓朱名江,安徽人。聽說是巡撫楊士驤的老師。這位老先生非常的歡喜我。沒事的時候,我就看一看綠野仙蹤合升仙傳。自此以後,便種了小說毒了./ / | + | 在前清光緒三十三年的時候,我已經十四歲了。那時在私塾裡已經讀過了六年的書,我父親便把我送在巡撫衙門裹,跟了李福元先生學習作書記的事。他的上司是個文案。這人姓朱名江,安徽人。聽說是巡撫楊士驤的老師。這位老先生非常的歡喜我。沒事的時候,我就看一看綠野仙蹤合升仙傳。自此以後,便種了小說毒了. |
可巧,这一年在廢曆四月间,楊士驤先生出去閱邊的時候,在嶗山盤桓了幾日。那些隨從他去的人,等到回濟之後,便無中生有的說「嶗山的庵觀寺院,大小一共有七十二處。有兩處的出家人,內中有兩個知縣。巡撫還賞了他們每人一百元錢。其他的舉貢生員,也不知道有多少。最奇的,有一個老道,大概有七八百歲的樣子。每日盤膝跌坐,不食煙火。他的指爪的長短也不知道,光看見繞膝盤生的像草根一樣」。我聽了這話以後,我便問他們的路程。他們便說「由濟南經某某縣到即墨縣城一共是九百里。再到山裹的下清宮,又是一百一十里。大概有一千多里路罷。」當他們說這話的時候,絕沒想到一個十四歲的小孩子,認真的能夠千里遙遠的去。在我可是已經下了最後的決心了。 | 可巧,这一年在廢曆四月间,楊士驤先生出去閱邊的時候,在嶗山盤桓了幾日。那些隨從他去的人,等到回濟之後,便無中生有的說「嶗山的庵觀寺院,大小一共有七十二處。有兩處的出家人,內中有兩個知縣。巡撫還賞了他們每人一百元錢。其他的舉貢生員,也不知道有多少。最奇的,有一個老道,大概有七八百歲的樣子。每日盤膝跌坐,不食煙火。他的指爪的長短也不知道,光看見繞膝盤生的像草根一樣」。我聽了這話以後,我便問他們的路程。他們便說「由濟南經某某縣到即墨縣城一共是九百里。再到山裹的下清宮,又是一百一十里。大概有一千多里路罷。」當他們說這話的時候,絕沒想到一個十四歲的小孩子,認真的能夠千里遙遠的去。在我可是已經下了最後的決心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