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建置古迹:金石:太清宫观海石刻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建置古迹:金石:太清宫观海石刻 [2021/12/29 01:36]
花木通幽 创建
建置古迹:金石:太清宫观海石刻 [2021/12/29 01:47] (当前版本)
花木通幽
行 5: 行 5:
 石径山道自垭口沿着涧谷东侧半山处下太清宫,至“观海”石刻的近500米路两旁,共有十多块不同时期的石刻供游人一路观光。“观海”石刻北侧不远,是陈兴亚的“劳劳何为”石刻,不过因为刻字在岩石上面仰天处,路人看不到,所以外地人很少知道有这块石刻。坐落于“观海”石刻以南、与其并行排列的是“东海雄风”与“海波参天”一石两刻。这块巨大的岩石没有根基,是从山巅滚落下来的岩石。1985年的一场台风暴雨,将其仆倒横亘石径道上,原石西面的“海波参天”石刻卧于石下,南侧的“东海雄风”现在已经侧倒横卧。该石由于向西侧卧三四米的距离,挡住了“观海”位置看海的视线,观海的最佳位置已经挪移到石径道上的位置了。 石径山道自垭口沿着涧谷东侧半山处下太清宫,至“观海”石刻的近500米路两旁,共有十多块不同时期的石刻供游人一路观光。“观海”石刻北侧不远,是陈兴亚的“劳劳何为”石刻,不过因为刻字在岩石上面仰天处,路人看不到,所以外地人很少知道有这块石刻。坐落于“观海”石刻以南、与其并行排列的是“东海雄风”与“海波参天”一石两刻。这块巨大的岩石没有根基,是从山巅滚落下来的岩石。1985年的一场台风暴雨,将其仆倒横亘石径道上,原石西面的“海波参天”石刻卧于石下,南侧的“东海雄风”现在已经侧倒横卧。该石由于向西侧卧三四米的距离,挡住了“观海”位置看海的视线,观海的最佳位置已经挪移到石径道上的位置了。
  
-{{https://​mmbiz.qpic.cn/​mmbiz_png/​ibq0eETCWiaUpuJWbFeJoBCqFiciaWY8nW4aicSObicJl1KoBHfeg4mSmn8pumlWzSIl85OYx1AB9zocGd5eg6XW4A8Q/​640?​wx_fmt=png}} 
- 
-原“东海雄风”与“观海”石刻并列位置\\ ​ 
-\\  
-\\  
-{{https://​mmbiz.qpic.cn/​mmbiz_png/​ibq0eETCWiaUpuJWbFeJoBCqFiciaWY8nW4aiabHVpcVOH3cZZp6S72jKmoCbf2ViaGMfndSxUf2g9K4KGE181icIFWuw/​640?​wx_fmt=png}} 
- 
-今“东海雄风”仆倒现状,道旁栽植的灌丛已经将其遮挡住,游人在路上行走已经看不到这块石刻。\\ ​ 
-\\  
 石径山道从“观海”石刻开始急切直下,过了检票站后下到谷底,东侧的山体石质是变质沉积岩,已经没有了崂山第四纪冰川期的痕迹,由此山岭上没有了漂砾的痕迹。 ​ 由此以东南下为比较开阔的一条涧谷,涧谷以东的岩石为沉积变质岩石质,由此石质决定太清宫东部山体平缓、低矮的内因所在了。 石径山道从“观海”石刻开始急切直下,过了检票站后下到谷底,东侧的山体石质是变质沉积岩,已经没有了崂山第四纪冰川期的痕迹,由此山岭上没有了漂砾的痕迹。 ​ 由此以东南下为比较开阔的一条涧谷,涧谷以东的岩石为沉积变质岩石质,由此石质决定太清宫东部山体平缓、低矮的内因所在了。
  
 “观海”石刻落款为“邑人”毛环五书、李崇德跋。邑人就是本乡本土的人,这个毫无疑问,而非外地远来的外乡客。该石刻北边不远处有陈兴亚“劳劳何为”石刻,边款为“民国二十二年”,公历为1933年。据青岛日报社退休记者杨勇先生在《崂山题刻“观海”赏析》中分析;海城陈兴亚(曾任北京京师宪兵司令,曾经逮捕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)于民国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七月五日两次游崂山,他在《秦鲁游记》里面,详细介绍了他在崂山留下每一处题刻的过程和时间。他在“观海”刻石北面留下“劳劳何为”题刻时,并没有提到距离不远的“观海”石刻,可见当时这块石刻还没有上石。按时间推算,“观海”石刻应为1933至1935年之间上石,因为1935年夏秋之际,崂山东部原属即墨县的半壁山海,整体归属了青岛市管辖。所以归属青岛市之后的崂山,即墨人再来题写石刻就不能称之为“邑人”了,这是常识。 “观海”石刻落款为“邑人”毛环五书、李崇德跋。邑人就是本乡本土的人,这个毫无疑问,而非外地远来的外乡客。该石刻北边不远处有陈兴亚“劳劳何为”石刻,边款为“民国二十二年”,公历为1933年。据青岛日报社退休记者杨勇先生在《崂山题刻“观海”赏析》中分析;海城陈兴亚(曾任北京京师宪兵司令,曾经逮捕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)于民国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七月五日两次游崂山,他在《秦鲁游记》里面,详细介绍了他在崂山留下每一处题刻的过程和时间。他在“观海”刻石北面留下“劳劳何为”题刻时,并没有提到距离不远的“观海”石刻,可见当时这块石刻还没有上石。按时间推算,“观海”石刻应为1933至1935年之间上石,因为1935年夏秋之际,崂山东部原属即墨县的半壁山海,整体归属了青岛市管辖。所以归属青岛市之后的崂山,即墨人再来题写石刻就不能称之为“邑人”了,这是常识。
建置古迹/金石/太清宫观海石刻.1640741806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1/12/29 01:36 由 花木通幽